憶摯友 范麗娟教授

新聞訊息

她,就是她
—憶摯友 范麗娟教授

慈濟大學社工系 萬育維 2019.1.22

  如果我可以活到80,范老師在我的生命中,佔了一半。40年的情緣難能可貴,永銘於心。今天是她的告別式,特以此文,紀念她在我心中特別的位置。
  緣分從民國67年開始,我們一同出現在台大社會學系的錄取名單裏。她社會學組,我社工組,我們並不熟悉,年少輕狂的我們很少交談,印象中,她有三個特色:嗓門大、笑聲亮、像男生的女生。這三個特色,她終其一生。
  很少有人知道范老師的父親范增輝教授是早一輩的社會學家,我唸研究所的時候,“應用社會學”這門必修課是范增輝老師授課,他是第一個帶領我進入美國社會安全制度的恩師。兩位范老師有同樣的特徵,濃眉大眼,那時是民國72年的事,范老師出國唸社會學博士,我們之間各奔東西,再續前緣則是10年後。
  范老師回國後,任教於高醫醫社系,因為她專攻老年社會學,而我博士論文又是老人經濟安全保障,所以在指導學生的論文上,常會交換意見,她是位愛護學生,要求嚴謹的老師,她直言、敢言的個性,也愈來愈鮮明。她是我認識最務實的社會學家,甚至比社會工作者更捍衛社會正義、堅持立場。
  民國87年8月,我離開台北陽明大學到慈濟,她88年2月1日隨後就到,這種為了朋友,兩肋插刀義不容辭的全身投入,是我無法回報的恩情,她這麼一來花蓮,就沒離開過,整整20年。
  和范老師一起工作其實很愉快,她做事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,快人快語,不隱瞞不計較。也因為這樣,系主任的棒子就於90年交給她。主任的位子是辛苦的,再加上她還有3個年幼的孩子,於公於私,忙不過來,生活上我們彼此照顧,但工作上,有點實在幫不上忙,那是角色的問題,於是92年她轉往東華大學。
  雖然如此,我們的情感仍是維持著的。當她知道我離開慈濟,尚未滿退休的年資,一直力勸和她一起到東華任教,數度她哽咽的說:「萬,別在外面流浪,我們在東華像以前在慈濟一樣」,我一直狠心的拒絕著,直到她走…..也許以後在天上再見,她還會唸著這事。
  范是美食家,不合她胃口的,她不動筷子,某種程度她真重口味,我們去吃火鍋,我笑她是吃沙茶,滿滿兩大碗毫不忌口,“大魚大肉才夠味”,她常這麼說,很少看她吃青菜、水果,她每次電話來一定講三句話 “錢夠不夠?有沒有吃飯?去吃飯去吃飯”,餘音繚繞,歷歷在耳,斯人遠去。
  這幾年在東華的她是孤獨的、煩躁的、辛苦的。每次聽她訴說著委屈、不滿和抱怨,試著勸她脾氣不要急、慢一點、溫柔一點,她總是回我“學不會”。的確,從我認識她,“她就是她”,40年來如一日,好惡分明、主觀強、沒有灰色地帶、不易妥協,但是,她真是個好人。
  家中,放著兩台除濕機,這是她去年4月送我的禮物,這兩天鯉魚潭濕冷,輪流運轉著…..很,想念她。